1,新手开车上路有哪些开车技巧

1 心态要好。你开久了就会知道在路上什么样的人都有,要平静不要冲动。 2 技术的话速度不要太快,但是太慢也会招人讨厌,所以开慢的时候记得不要开在左边,会影响别人超车。 3 还有就是多开,真的是熟能生巧。 4 在市区内要点踩点刹,既省油又保护车。 5 另外变道的时候除了看后视镜,如果可以最好把头歪过去一点看旁边后面,有时候有的车在你半车身的地方的话,在后视镜里你是看不到的,这样死角的状况如果你变道的话就会造成事故。 6 到路口要往哪个方向时要提前换好道,很多路平常走的时候你觉得很熟悉,但是刚开车的话你会发现很陌生,经常会忘记变道,比如这个路口你要右转时你会发现你在引导区域内的直道上了,这时候再去变道会引起其他车的不满。
我有想学学,不过我知道,如果,自己技术不很好的话,最好在车身贴个“我是新手...”的标志哦!
你好,新手刚上路建议你稳定第一,速度不要太快,按照驾驶学校学的内容,相信技术会越来越好的。刚开始不要直接进市区,先在宽敞路段适应

新手开车上路有哪些开车技巧

2,开车起步技巧

启动车辆后,踩下离合器入档,轻踩油门,缓慢放离合,当感觉转速下降时再继续踩油门,知道离合全部放完! 动作要缓慢,但一定要连贯!
开车技巧-行车应注意3个危险时辰 保证行车安全 交通安全专家根据对交通事故发生时辰的研究,发现驾驶员开车时至少有3个“危险时辰”值得警惕。 午间时分———上午11时至下午1时,经过上午的劳累,人的大脑神经已趋疲劳,反应灵敏度减弱。加上有的长途车司机急于赶路,把本该吃饭的时间一拖再拖,有的干脆每天只吃早、晚两顿饭,中午时饥肠辘辘,腹中空空,手脚疲软,极易出现意外。而午餐后人体内 大量血液作用于胃肠等消化器官,脑部供血相对减少,因此会出现短暂的困倦感和注意力分散。这段时间千万不要急于加班开疲劳车。 黄昏时分———据不完全统计,下午5时至7时发生的交通事故约占全部事故的1/4,因此尤须小心。黄昏时分光线由阴转暗,司机容易出现视觉障碍,导致判断失误,措施不当,加上经过一天的旅途劳顿后,会出现眼干、喉燥、头晕目眩、耳鸣、出虚汗、打呵欠等一系列疲倦症状。此时如不停车休息,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另外,行人在行走时也由于出现视觉障碍而导致观察不清,躲让过往车辆判断不准,加之回家心切,行走速度快,也极易造成交通事故。 午夜时分———午夜1时至凌晨3时,万物处于“休眠状态”,使驾驶员容易产生道路“空旷”的感觉,于是便天马行空,超速驾驶,结果常有长途驾驶员把车撞到路边的树上、建筑物上还浑然不觉。而且这段时间人的生理节律处于大脑反应迟钝、血压降低、手足血管神经僵硬麻痹的状态,由于极度疲劳,心脏功能不好的人还容易诱发心脏骤停、心肌梗塞和脑血栓等,这些都潜伏着交通事故的危机。

开车起步技巧

3,开车的基本操作步骤是什么

开车的基本操作步骤包括:开车之前先绕车一周观察有无特殊情况,并调整座椅位置和左右后视镜角度;系安全带;踩满离合和刹车,开启左转向灯;挂一档缓慢起步;车辆停下后,拉起手刹,把档位移动到空档松开离合和刹车熄火等。开车的基本操作步骤:1、开车之前先绕车一周观察有无特殊情况。上车后根据身体舒适度调整座椅位置和左右后视镜角度。2、调整完毕后系安全带。3、踩满离合和刹车,开启左转向灯。4、挂一档缓慢起步,观察后方一定距离内无车辆和行人后,行驶进入行车道。5、起步时,离合和制动踏板之间如何配合:慢松离合,轻踩油门。6、行驶途中,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减速如何操作:带档刹车。7、路口遇到红灯,离合和制动该如何配合:踩离合,挂入空档,松离合,滑到红灯前刹车。8、红灯转绿灯,起步时离合和制动该如何配合:踩离合,挂一档,慢松离合,轻踩油门。9、路口调头时,该如何操作:打转向灯,踩离合,入空档,如果动力不够,入一档或二档给油。10、车辆停下后,拉起手刹,把档位移动到空档松开离合和刹车熄火。起步禁忌:1、一忌起步不稳。起步是车辆行驶中的第一步操作。在正常的起步中,要求起步平稳、安全,要有正确的驾驶姿势,不低头看机件,目视前方和道路两侧。要求起步时无前冲、抖动、熄火和间歇拱动现象。2、二忌起步选择档位不合适。汽车选用档位要根据汽车所处的条件、道路和坡度等具体情况。一般在平坦、坚实的道路或场地上,应选用1档或2档起步;如果处于严寒气候、松土地段或上坡路时,必须使用一档起步;在冰雪、泥泞的道路上也必须用一档起步,同时还应清除车轮下冰雪、泥浆或在车轮下铺撒砂土。3、三忌起步时离合器踏板、加速踏板和制动踏板配合不当。此配合一定要熟练。4、四忌起步后仍将左脚放在离合器踏板上或起步时忘了将驻车制动杆松开。这些往往是新手容易犯的毛病。5、五忌没看清周围的情况就起步。一定要确保车辆四周没有人员和其他障碍,前后左右方无来车,再鸣号起步。6、六忌汽车带故障起步或机油、冷却液不足就起步,以及证照不全就起步上路。停车:松开油门,缓踩刹车,变速杆挂入空挡,要注意刹车的提前量,比如看到前面红灯,就提前做好停车准备,尽量减少急刹车.

开车的基本操作步骤是什么

4,汽车驾驶技巧有哪些 汽车驾驶基础动作讲解

汽车起步时的操作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看。起步前观察,确保安全这一点很重要。具体的说,在起步前,确保各车门已经全部关好的情况下,通过反光镜观察汽车后方、及两侧的道路情况,看看后方主车道上是否有机动车、行人或非机动车,前方是否有影响汽车行驶的人或物,如果有,必须等他们通过后再起步,以免在车辆起步时发生不必要碰撞。观察前轮的转向位置2、“扫” 。 进入加时时候,扫视各仪表工作是否正常。起步操作顺序(该操作顺序是指车辆在一般道路上起步,坡道起步除外)3、“打”左转向灯(目的是给主干道上的后车发信号,提醒后车驾驶员注意安全避让)4、“踏”离合器踏板(要一踩到底,直到起步前才可松开。离合器的正确使用:1.根据地形选用适用的排挡起车。所选排档过高,因其传动比小,在运动阻力不变时,离合器必须传递出较大的扭矩,才能使汽车起车;为使离合器传递出较大的扭矩,就必须提高发动机转速,这样势必造成离合器主被动转速差增大,延长摩擦片滑摩时间,加速摩擦片的磨损,同时,使起车迟缓。汽车平均运动速度降低。所以,在一般平坦地面上起车时,(货车等功率大的车用二档较好。当地面阻力大或上坡起车时,)挂一档较好。2.正确的使用操纵装置,使用离合器时,踏离合器踏板要快,而且要踏到底。抬起时,前三分之二要迅速,不要增加供油量,以减少摩擦片的磨损和缩短起车过程,后三分之一要平稳,防止过猛,并迅速增加供油量,以达到既平稳起车又尽量减少摩擦片磨损的目的。如果过猛,就会是主被动摩擦片发生撞击,同时,弹簧的张力及其惯性力的增大,使最大摩擦力矩成倍增加,引起传动装置各机件承受过大的冲击负荷,造成损失。
1起步操作技巧 1) 将钥匙插入点火锁内,打开点火开关,然后观察各仪表工作是否正常,起动发动机。若有仪表工作不正常,应立即将发动机熄火,检查并排除故障后方能重新起动发动机。 2) 踏下离合器踏板,将变速杆挂入1档位置 3) 开左(右)转向灯,鸣喇叭,同时观察车辆前方、左右、上方及后视镜,看有无妨碍起步的情况,特别要注意安全。 4) 放松驻车制动杆(俗称“手制动”),握稳转向盘(俗称“方向盘”)。 5) 抬起离合器踏板(这是起步是否平稳的关键)。其要领是:先快抬离合器到发动机声音变低时(此时压盘与从动盘开始摩擦),松抬离合器踏板的速度放慢,待车身稍微抖动时(离合器处于关联动),稍停顿离合器踏板,同时少许加油,然后再慢抬离合器踏板。同时右脚继续慢慢加油,当左脚感觉轻松时再较快地完全抬开,达到平稳起步。 2起步禁忌 1) 一忌起步不稳。起步是车辆行驶中的第一步操作。在正常的起步中,要求起步平稳、安全,要有正确的驾驶姿势,不低头看机件,目视前方和道路两侧。要求起步时无前冲、抖动、熄火和间歇拱动现象。 2) 二忌起步选择档位不合适。汽车选用档位要根据汽车所处的条件、道路和坡度等具体情况。一般在平坦、坚实的道路或场地上,应选用1档或2档起步;如果处于严寒气候、松土地段或上坡路时,必须使用一档起步;在冰雪、泥泞的道路上也必须用一档起步,同时还应清除车轮下冰雪、泥浆或在车轮下铺撒砂土。 3) 三忌起步时离合器踏板、加速踏板和制动踏板配合不当。此配合一定要熟练。 4) 四忌起步后仍将左脚放在离合器踏板上或起步时忘了将驻车制动杆松开。这些往往是新手容易犯的毛病。 5) 五忌没看清周围的情况就起步。一定要确保车辆四周没有人员和其他障碍,前后左右方无来车,再鸣号起步。 6) 六忌汽车带故障起步或机油、冷却液不足就起步,以及证照不全就起步上路。 停车:松开油门,缓踩刹车,变速杆挂入空挡, 要注意刹车的提前量,比如看到前面红灯,就提前做好停车准备,尽量减少急刹车.

5,汽车驾驶技巧

加减档是否平稳,主要还要看油离配合的技术。我3000rpm加档,平稳得很。你觉得3000rpm加档的时候噪音难听?而我2000-2500rpm加档时,老德很婉转的对我说:“你难道没有听见发动机在发出非常难听的声音吗?”呵呵,我开的是他的车,瞧把他心痛的。发动机什么转速下声音好听,恐怕也是个观点问题。再有一个原因就是,咱们的车太差了。我坐过的最好的车是benzs600,发动机转速再高也听不见。别克也不错啊。再有,档位越高加减档越平稳是正常现象,这和不同档位中间的传动比不一样有关系。老德开车起步时,一档的转速一般到4000转(也有5000转的)才加2档,我原来以为这是驾驶风格问题,后来发现人人都这样。一档加二档时车速已经基本达到40km左右,这还是大众或福特这种比较一般的外国车,要是宝时捷车,我看它加二档时时速大概会在70-80km/h(这也没什么稀罕,宝时捷设计时速300多,6个前进档)。后来详细问了才知道,德国人在学车时就是这么教的,起步时的加档转速要特别高。道理是汽车启动时,所需的动力最多(不仅仅是某dx文章里说的车一开动就大幅度下降的摩擦阻力,该阻力对于汽车来说微不足道,在平地上我用一条腿就能顶动我的捷达车),这些动力被用于克服汽车的惯性,(汽油燃烧的热能转变成了动能),而一档的传动比最低,劲儿最大,要尽量发挥。而且这时德国人加速极猛,道理是尽量不让发动机工作在2000rpm以下。 本人意见:提速换挡,至少要在最大扭距标定转速值(汽车说明书上都有----发动机技术参数),再大一些也是应该的,没有什么不好,高转速对发动机没有什么不好,要是拖挡的话,反而大伤发动机!! 2000转换挡,是不是连勉强都够不上?真的不行!不管是日本发动机还是欧美的,2000转给发动机带来的不是省油,而是伤害!其实,这个问题真的没有什么讨论的意义,该多少转速换挡,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去看你车上的说明书关于发动机最大扭距的转数就行,换挡不能低于它!我在3挡上,有时也经常开到80,4挡有时到100,有时还跳过一挡直接进入5挡。就象田径比赛中的4x100接力跑一样,每一棒都要发挥最大能力,最终才会有好成绩。没什么好说的了,反正这样对发动机没什么坏处,使得住的发动机才省油而不是在每一挡的低转速上,低转速高挡位会使发动机不正常工作,燃烧不充分造成积碳、还会污染电喷系统、甚至堵塞喷油嘴,扰乱车载电脑的正常工作。
自动档汽车行驶技巧  自动档车辆最大的好处就是方便,特别是在堵车时,特别碰到堵车又是大上坡那自动档的优势则更加明显。现在自动档车越来越普及,从汽车发展先进国家看来,大部分的车辆已经都向自动档过渡,自动档取代手档成为日常驾驶的主要车型是汽车发展的趋势。很多车友在驾驶自动档车辆时都是一D到底,这样开自动档车当然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正确的结合路面交通情况适当选择正确的档位,那么你就可以大大减少自动变速箱的负担,减轻变速箱的磨损。为了让大家更容易明白其中的道理,就结合实际的行驶情况举例说明自动档变速箱限制档的使用。  要了解如何正确合理的使用限制档,首先各位车友要清楚的知道自己车辆变速箱的换档时机和换档区间。每款车的变速箱换档时机都是不一样的,正常行驶时自动档换档时的发动机转速称为换档区间,一般正常行驶下自动档的换档区间在2000-2500转之间。  我还是以本田新雅阁为例来说明,大家也可以依据这个标准来了解一下自己车子的换档时机:新雅阁的变速箱是会根据驾驶者的驾驶情况自动调整换档时机的(现在好点的自动变速箱基本上都有这个功能),若你重踩油门,变速箱会自动延迟换档时机,以获得长时间的大功率输出,一般会在 3000转以后才会升档,全踩的情况下会到转速达到红线区才升入下一档(这种设置基本就代替了S档的作用)。相反若你缓踩油门变速箱会最早在转速2000 不到时就升入下一档,以达到配合驾驶者意图和节油的目的。而在正常行驶时新雅阁的换档时机一般是发动机2400转,速度分别在20、40、60、80码时档位会升入2、3、4、5档。上面我也说了,变速箱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定死换档时机,它可以根据你的意图,实现档位的提前或者延迟切换。  (注:新雅阁采用的是5前进档,现在市面上大多自动档车都是4前进档,更先进的高档车还有6前进档的,实际操作中没有什么太大区别)  我想很多车友都听说过自动档要踩一下松一下可以实现提前升档,而且加速更快这种概念并不是完全正确的,自动档踩一下松一下可以实现提前升档是正确的(但也要选择好踩、松的时机),但这是在牺牲加速的情况下达到相对节油的目的,并不能使车辆加速更快。  具体举例:(还是驾驶本田新雅阁:),驾驶车辆起步后,很快档位升入2档(注:1、2档没有必要进行以下操作,因为1档的发动机阻力较大,你松开油门后车速会迅速降下来,你只要缓踩油门档位就会适当时升入二档),这时稍微重踩油门(以快点加速),当发动机转速刚过2000,速度约30km时,稍微松一下油门,变速箱就会提前升入3档,再踩下油门至转速2000,速度达到50时,松开油门,变速箱就会提前升入4档,相同的情况也会出现在速度70公里/小时左右时,使变速箱提前升入5档。这样可在不影响太多加速的情况下实现提前进档。不同的车辆换档时机或有差异,各位车友可以在了解了自己车辆的情况下,根据自己车辆的换档情况,选择时机施行以上操作。而且,即使不是为了提前进档,这样用油门来适当控制一下换档时间也是有好处的,当转速上升到换档区间后,你只要轻收油门,自动变速箱会自动作出升档的指令,而在你收油的瞬间发动机转速会下降一些,正好于刚升档的齿比衔接,这时再加油前行,你会觉得整个换档过程更加平顺,乘坐也更加舒适。以上过程需要对自己的爱车有一定接触和了解才能完成,各位车友不要急于实施,等你摸清了爱车的脾气做出以上操作就得心应手了:)求采纳为满意回答。
冷静

文章TAG:小车  驾驶  驾驶技巧  技巧  小车驾驶技巧开车技巧  
下一篇